导致慢粒白血病发生的“万恶之源”是BCR-ABL融合基因;也是患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但同时又是药物治疗的靶点。人类发明的第一个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
格列卫8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1%,总体生存率达85%,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83%。目前公认格列卫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其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期CML的地位已经下降至二线选择,改变了CML治疗的传统理念,有效的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且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显著,随意减、停药容易产生BCR-ABL激酶区突变,发生继发性
对于那些格列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选用二代TKI,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也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慢粒白血病是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许多患者早期并没有症状,且起病隐秘,有些患者会感到乏力、腹部包块、反复感染、消瘦等症状,往往不被收到重视,没有及时就诊。所以慢粒白血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类血液系统疾病。
详情请访问
2019-09-24
2019-09-24
2019-09-24
2019-09-24
2019-09-24
2019-09-24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