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替尼等ALK抑制剂治疗肺癌效果好吗

2019-08-07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亦称重排)是继EGFR基因突变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的又一具有针对性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驱动基因。

  NSCLC中总体ALK重排发生率为3-7%,东西方人群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虽然占比不高,但是由于庞大的NSCLC人群基数,每年新确诊的ALK阳性NSCLC病例仍在75000人以上。

  临床研究表明ALK阳性NSCLC患者如果不治疗,预后较差,传统的化疗及EGFR抑制剂治疗有效率较低,因此ALK抑制剂药物研究得到迅猛发展。

  从2007年EML4-ALK融合基因首次在NSCLC中被发现,到2011年FDA批准首个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用于进展期ALK阳性NSCLC,开始了ALK抑制剂治疗肺癌的时代。

  从第一代的克唑替尼、到第二代色瑞替尼、阿来替尼、布加替尼,再到第三代的劳拉替尼,三代药物对酪氨酸激酶域的结合模式不同,由此造成对ALK的耐药突变的敏感性不同。ALK阳性NSCLC患者的全程管理即在治疗过程中的合适时候选用合适的药物,让病人活的更好、活的更长。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