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可以使用哪些药物一线治疗

2019-07-23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关于EGFR-TKI与放疗的使用时机及治疗模式目前尚存在争论。ESMO指南指出,在无症状CNS转移患者中,由于颅内反应和颅外反应类似,应考虑全身治疗,延迟放疗;对可检测致癌驱动基因和临床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新一代TKI(如奥希替尼)可能恢复对脑疾病的控制,并延迟颅放射治疗。

  但是,关于EGFR-TKIs联合WBRT或SRT是否可获益、毒性能否耐受,目前前瞻性研究结论不甚一致,可能与入组人群选择与治疗方案不同有关。相关证据表明,放疗可通过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导致TKIs入脑浓度增加;同时,TKIs治疗也可增加EGFR突变NSCLC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两者之间的相互协同,成为EGFR-TKI与放疗联合用于脑转移患者的理论基础。临床中,建议结合基因表达状态、组织学和临床数据(体能状态评分、胸部和其他颅外转移病灶情况和脑转移数目等)区分获益人群,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联合治疗。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EGFR-TKIs在EGFR突变NSCLC脑转移患者中的治疗作用。目前,一代、二代、三代TKIs均被指南推荐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在拥有多个TKIs选择的用药形式下,我们在为脑转移患者选择初始治疗方案时,应该充分参考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选择入脑浓度更高、生存获益显著的TKI。奥希替尼作为在这一方面有充分优势的药物,将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