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够精准吗

2019-07-22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克唑替尼在中国上市后,开创了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篇章。克唑替尼的出现让国内的患者及医生认识到了ALK基因型肺癌的存在。在靶向治疗出现之前,肺癌的常见疗法并没有做到精准治疗。而靶向药物的出现让肺癌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的有效。

  克唑替尼让临床医生认识到,在小概率癌肿中也可以大作文章。实施精准医学必须找到肿瘤驱动基因,并且有可靶向驱动基因的药物,药物还要有很好的疗效。从2007年肺癌患者ALK靶点被发现,至2011~2013年第一个优秀的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国内外上市,ALK通路被有效抑制,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完美诠释了精准医学的思路。

  伴随着克唑替尼的研发和ALK通路的研究,肿瘤学家提出了ALKoma的概念,ALK 基因融合可见于多个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瘤、某些少见的儿童肿瘤等),这些肿瘤都可用ALK抑制剂进行治疗,这是肿瘤治疗理念的重大突破。精准癌医学药物研究的“篮子试验”(basket trial)也是深受ALKoma概念的影响,“篮子试验”的本质就是用一种药物应对不同的肿瘤。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