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

2019-07-18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ALK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对于ALK融合阳性的患者疗效显著,大大提高ALK融合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服用克唑替尼10个月到1年左右时会发生耐药或转移,尤其是中枢系统转移。现在第二代ALK抑制剂阿来替尼、塞瑞替尼、布加替尼以及第三代的劳拉替尼等药物相继问世,对于ALK融合阳性的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于克唑替尼耐药后发生的耐药性突变,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尽管如此,二代和三代ALK抑制仍然避免不了耐药的问题。

  目前已知的AL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可以分为三大类:

  1、ALK继发性耐药突变,包括ALK激酶区的点突变(28%)和ALK扩增(9%)。

  2、其它信号通路驱动基因突变,如KRAS突变、EGFR扩增、KIT扩增、PIK3CA突变等。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使得肿瘤细胞可以不依赖原有的ALK信号通路就可以实现自身的增殖和侵袭,导致耐药。

  3、肿瘤异质性。同一个患者,不同部位组织中存在的基因突变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不同的驱动基因突变。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