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研究表明,骨关节炎早期,软骨下骨变薄,软骨下骨孔隙率增加。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增多,成骨细胞也继发性增多,骨重建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骨软骨连接处受破坏,力学传递性能发生改变,从而促进软骨破坏。基于破骨细胞在软骨下骨破坏中的作用,研究者使用双磷酸盐(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临床研究包含了不同阶段的骨关节炎患者,有些患者已经是中晚期患者。而从病理研究表明,在骨关节炎早期,位于软骨和骨界面中间的破骨细胞增多,可吸收软骨下骨以及矿化的软骨组织。但随着骨关节炎的发展,破骨细胞数目逐步下降,因此,在中晚期破骨细胞数量已经很少,从而提示双磷酸盐在骨关节炎早期应用才可能治疗骨关节炎,而在中晚期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可能疗效下降。另外值得指出的另一个病理环节,早期破骨细胞增多,通过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对话,导致成骨细胞继发性增多。
因此,在骨关节炎中期,成骨细胞形成的骨增多,导致软骨下骨增多硬化。因此,在早期通过使用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也可能同时减少成骨细胞形成,减少骨关节炎中晚期的软骨下骨硬化状态。可能进一步保护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该研究通过对骨关节炎造模的大鼠在造模开始就是用双磷酸盐,发现早期双磷酸盐使用可以抑制软骨下骨重建,保护软骨下骨破坏,减少骨赘形成,保护软骨细胞外基质丢失,抑制滑膜内巨噬细胞激活。因此,早期使用
详情请访问
2019-07-01
2019-07-01
2019-07-01
2019-07-01
2019-07-01
2019-07-01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