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BRAF突变可通过BRAF磷酸化及活化MEK蛋白(MEK1及MEK2),从而引起MAK通路下游的活化,调节细胞的增殖及存活,因此BRAF突变可被视为导致癌细胞生长的驱动因素 。
BRAF基因是高加索人种黑色素瘤中,尤其是非慢性日光损伤型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突变率可超过60%,其中以缬氨酸(V)突变为谷丙氨酸(E)(BRAF V600E)最为常见。我国468例原发黑色素瘤标本BRAF突变率为25.9%,肢端和粘膜黑色素瘤的突变率分别为17.9%和12.5%,其中15号外显子的V600E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87.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分析432例黑色素瘤患者,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共收集了2793例黑色素瘤患者样本,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其C-KIT、 BRAF、NRAS、PDGFRA突变情况以及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总体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RAF突变率为23.7%, BRAF突变患者溃疡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黑色素瘤的BRAF基因突变率不如白种人的变异率高,但仍然有1/4黑色素瘤患者存在BRAF敏感位点突变。因此,对于国内患者,治疗前通过常规检测明确黑色素瘤是否存在BRAF突变情况,对于后续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9-05-31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