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靶向药物呋喹替尼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推荐用药

2019-05-29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CSCO于2017年发布第一版《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在2018年和2019年对《指南》进行了更新。与此前旧版本相比,最新版《指南》的主体框架没有改变,但对细节内容作了进一步调整,大约共有25处更新,以下介绍几项重要的更新内容。

  新增影像报告标准化模板:《指南》推荐了直肠癌影像报告内容的结构化模板,在采用影像学手段去评估直肠癌时,建议报告中应该包含哪些因素,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清晰决策。建议的报告内容包括肿瘤距肛管的距离、T分期、N分期、周围的血管侵犯、远处转移情况以及血管和肠管的解剖变异等。对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说明:二代测序技术(NGS)已成临床基因检测新趋势,《指南》在备注中提到,医生在使用NGS检测时,必须选择已经获得认证的NGS平台和检测产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修订II期结肠癌患者的危险分层,优化辅助治疗推荐:根据T分期、错配修复(MMR)蛋白状态和有无临床高危因素,《指南》把II期患者分成了低危、普危和高危三个类型;《指南》针对这三个类型给予辅助化疗的具体推荐。首次将左半右半写入指南。在转移灶潜在可切除和晚期姑息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指南》对RAS/BRAF全野生型患者进行了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的分层,根据原发灶位于左半还是右半结肠推荐不同的用药选择。

  基于FRESCO研究,《指南》增加了呋喹替尼作为三线治疗的I类推荐(IA类)。对于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二线及以上治疗,新增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的联合治疗方案(推荐级别为Ⅲ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首次被纳入CRC指南。对所有不适合强烈治疗的、具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mCRC一线治疗患者,和所有MSI-H/dMMR二线及以上治疗患者,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II类推荐,其中包括首个在中国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纳武利尤单抗。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