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鲁替尼(Ibrutinib)用药与曲霉菌的感染率有何关系?

2019-01-23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同时存在化疗后的粒细胞缺乏,因此有相当高的真菌感染率。但在多个前瞻性研究中,依鲁替尼(Ibrutinib)用药后曲霉菌的感染率高于预期。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曲霉感染发生在依鲁替尼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8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应用依鲁替尼单药及联合DA-TEDDi-R化疗,单药有效率为94%,可观察到肿瘤明显缩小,联合化疗完全缓解率达到86%。但是这部分患者,曲霉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9%,其原因可能是同时联合糖皮质激素相关。

  依鲁替尼用药与曲霉易感的机制究竟如何?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感染曲霉菌后,会通过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清除曲霉感染,在此过程中BTK信号通路的激活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依鲁替尼作为BTK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抑制曲霉菌感染后巨噬细胞的激活,抑制NFAT和NF-κB核转运,从而阻碍中性粒细胞召募。此外,人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hMDM)和肺泡巨噬细胞不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半乳甘露聚糖的产生也同时受抑。这些因素导致了曲霉感染不易清除。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依鲁替尼和真菌易感性的机制,同时提示依鲁替尼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复杂关系。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