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马替尼/格列卫耐药后肝转移怎么治疗?

2019-01-21 作者: 康安途医疗旅游

  随着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格列卫)的出现,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尽管大多数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GIST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发生疾病进展,导致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一般而言,耐药的GIST通常保留它们原有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伊马替尼耐药的GIST,无论复发还是转移,其组织是否保留原发肿瘤原有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目前还不很明确。

  现报告1例转移性GIST患者在接受了1年半的伊马替尼治疗后产生了伊马替尼耐药,并且耐药后肿瘤发生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的改变,即横纹肌肉瘤分化现象。由于经济原因术后未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但术后2年,患者出现了病理证实的GIST肝脏转移。予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肝脏病灶持续稳定。但16个月后肝转移灶再次增大,患者接受了减瘤术。  

  伊马替尼耐药的肝脏转移灶病理所见: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多型性,部分出现横纹肌肉瘤分化。横纹肌肉瘤成份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呈嗜双色性或深嗜酸性,形态学上类似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分化区域CD117表达阴性;CD34也基本阴性表达;但免疫组化结蛋白(Desmin)和SMA呈强阳性表达,肌浆蛋白(Myogenin)也表达阳性。减瘤术后开始服用舒尼替尼治疗,病情稳定。  

  详情请访问  格列卫  https://glw.kangantu.com/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