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超级胰岛素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正常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致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为3%至5%。ALK重排或融合是潜在的NSCLC治疗靶点。自2007年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抑制ALK的简单分子,以开发有效的抗癌药物。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已被开发出来并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然而,用克唑替尼治疗ALK重排NSCLC失败主要是因为:治疗一至两年后,ALK耐药突变和信号旁路的激活使其对ALK抑制耐药。一些第二代ALK抑制剂如艾乐替尼(alectinib)治疗效果比克唑替尼更好,但随后也会产生耐药。ARIAD 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第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
布加替尼的安全性已经得到验证。布加替尼已被证明可成功治疗颅内转移。在1/2期试验中观察到,它对大多数可测量的脑转移灶和一些可测量的脑转移灶有效。还必须考虑布加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布加替尼的安全性证据来源于79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少数患者中发生间质性肺疾病样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的7天内。与其他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例如腹泻的发生率由61%减少至13%。
详情请访问
2019-01-18
2019-01-18
2019-01-18
2019-01-18
2019-01-18
2019-01-17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