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亚洲的胃癌患者在其遗传药理学、病因学、流行病学、分子机制和治疗方式是不同于欧洲和美国的,尤其是中国的胃癌患者更为典型。胃癌的转移的预后仍然很差,中位总生存期不超过一年。由于适合长期三线化疗的患者数量在增长,对于转移性/晚期胃癌的二线及二线后化疗有紧急需求。
阿帕替尼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已经在转移性/晚期胃癌的一项II期和III期研究中被评估。一系列的临床前研究也表明阿帕替尼联合紫杉烷类、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等药物对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目前,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的实验性研究和数项由研究者发起的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中,包括阿帕替尼联合紫杉烷类、替吉奥以及其他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二线后治疗。
阿帕替尼(
详情请访问
2018-11-26
2018-11-26
2018-11-26
2018-11-26
2018-11-26
2018-11-26
2018-11-15
2017-10-26
2018-11-14
2018-11-16
2018-11-14
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