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我不是药神》中,“瑞士格列宁”令大多慢粒白血病人不满,并引发病友们集体抗议,围堵诺华医药公司(“瑞士格列宁”的生产厂商,专利所有人)。
诺华公司,作为格列宁的官方生产商和销售公司,秉承拯救慢粒白血病人的初衷,提醒广大病友:“购买正版药物,医疗过程,事故才会有保障”。一盒“瑞士格列宁”23500元人民币,同时,格列宁也确实是诺华公司独创的。没有诺华公司的格列宁,哪里会有印度公司的格列宁?估计慢粒白血病至今也是绝症吧。
近日,白血病患者从印度代购仿制药格列卫的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印度仿制药在中国没有得到认证,但是它与进口抗癌药的巨大差价让代购这条快捷途径显得颇受欢迎。
在众多讨论后,高价“救命药”背后一系列问题浮出水面:中国的进口抗癌药在众多国家中居于最高位,甚至与韩国相差2倍。中国的价格为什么如此高昂?
据介绍,格列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研制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体变异。格列卫的出现,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从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了现在的90%左右,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瑞士
一位研究药品定价的人士介绍,中国药品定价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如疫苗),一类是市场调节,还有一类是政府指导价,形式为最高零售价限价,包括统一定价和单独定价,而专利药都属于单独定价。
国外申请专利的原研药享受单独定价权,这导致其在价格上“岿然不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其实在法律上缺乏依据。早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就开始制订《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试图取消原研药的“价格特权”。但几年过去了,意见稿还未有定论。
详情请访问
2018-07-12
2018-07-12
2018-07-11
2018-07-11
2018-07-11
2018-07-11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