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肿瘤,约3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生转移。目前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全身治疗已从细胞因子转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其中,培唑帕尼和
Robert J. Motzer等进行的临床Ⅲ期随机对照COMPARZ研究表明,培唑帕尼和舒尼替尼在疗效方面表现相似,而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结果则是培唑帕尼更占优势。该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关键信息?对临床有何重要指导意义?COMPARZ研究纳入1110例透明细胞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以1︰1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培唑帕尼800 mg/d连续治疗(557例)或舒尼替尼4/2方案(4周50 mg/d,停药2周,553例)。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OS)、安全性和生活质量。该研究为非劣效性设计,旨在对培唑帕尼与舒尼替尼的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
结果显示,培唑帕尼的PFS非劣于舒尼替尼,独立评审的中位PFS为:培唑帕尼组8.4个月(95% CI:8.3~10.9),舒尼替尼组9.5个月(95% CI:8.3~11.1);研究者评审的中位PFS为: 10.5个月和10.2个月。两组OS相似,培唑帕尼和
详情请访问
2018-06-14
2018-06-14
2018-06-14
2018-06-14
2018-06-14
2018-06-14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