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癌症研究所(ICR)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抗癌药物Xalkori(crizotinib,
研究中,Chris Lord和Ilirjana Bajrami团队测试了80种小分子抑制剂,观察药物是否能引起携带钙粘附蛋白-E遗传缺陷的癌细胞死亡。研究探索了一种靶向肿瘤的方法,称之为“合成致死”,它利用了癌细胞赖以生存的2个关键基因,如果这2个基因中的1个由于突变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用药物阻断另一个基因就会产生致命性的杀伤作用,从而导致癌细胞的死亡。该研究团队发现,克唑替尼表现出了最显著的合成致死效应。研究证实,克唑替尼通过“合成致死”机制攻击乳腺癌细胞的弱点,可用于治疗小叶乳腺癌(LBC)。目前,已启动一项II期临床研究,分析克唑替尼治疗晚期小叶乳腺癌的潜力。
据估计,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有超过13%的病例存在钙粘附蛋白-E缺陷,而在小叶乳腺癌中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0%。此外,钙粘附蛋白-E缺陷也存在于一些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中。小叶乳腺癌通常由雌激素(oestrogen)驱动,因此激素疗法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耐药性很常见,小叶乳腺癌对化疗也反应不佳。这意味着这类患者在接受目前激素疗法治疗后若病情进展则鲜有治疗选择。在实验室内开展的细胞及小鼠测试发现,克唑替尼和其他ROS1抑制剂的合成致死效应也在内分泌抵抗模型中发挥作用,这表明,这类药物能够为已经形成激素耐药的患者提供重要的治疗选择。研究人员发现,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6-04
2018-06-04
2018-06-04
2018-06-04
2018-06-04
2018-06-04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