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的T790M突变是第一代靶向药物比较常见的耐药突变,第三代靶向药物
这是一个41岁的亚裔肺癌患者,2014年8月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就诊,诊断时已经在骨头和纵膈发现转移灶,基因检测发现EGFR基因的19号外显子存在缺失突变,患者开始使用特罗凯(厄洛替尼)治疗,计量为150mg,并获得了临床获益,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缩小,持续时间达6个月。患者病情复发时,重新活检发现EGFR基因的T790M耐药突变,患者开始使用泰瑞沙(奥希替尼、AZD9291)治疗,每日计量80mg,临床获益非常明显,病情稳定时间持续了8个月。由于获益明显,患者继续使用了4个月的泰瑞沙。后来由于淋巴管炎症,而转换使用卡铂和紫杉醇联合化疗,前面2个疗程的化疗患者获得治疗应答,但是在第四个疗程的化疗时,患者的病情获得进展。
患者开始使用PD-1,免疫治疗药物纳武单抗治疗,计量为3mg/kg,四个疗程之后,患者因呼吸困难而重新入院治疗,CT检查发现淋巴管炎加重,在脑、肝等发现新的转移病灶,患者开始使用一个疗程的培美曲塞化疗,但是情况继续恶化。使用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数字PCR检测,发现了C797S突变,为确定C797S和T790M的构型,使用血液样本进行了深度测序,发现T790M和C797S的构型是反式的,也就是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患者开始使用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5-31
2018-05-31
2018-05-31
2018-05-31
2018-05-31
2018-05-31
2017-10-26
2017-06-05
2017-10-26
2017-06-21
2018-04-21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