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目前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肺癌的死亡几率是非常高的,然而肺癌是占全世界癌症总死亡率的1/5。患者的生存几率和预后非常差,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肺癌是一般是分为两种:小细胞肺癌(SLC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肺癌,该疾病是与上皮肺细胞的产生增加有关,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90%。
(1)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包括乳头状型、透明细胞型、小细胞型和基底细胞样型。
(2)腺癌:包括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实体癌黏液形成。腺癌中组织细胞、亚原子结构和组分发生改变。无论是吸烟者还是非吸烟者都可能出现。肺腺癌中的恶性细胞生长和扩散速度比其他肺癌慢得多,在筛查时检出几率较大。
(3)大细胞癌:包括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复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基底细胞样癌、淋巴上皮瘤样癌、透明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的大细胞癌。大细胞癌的转移较小细胞未分化癌晚,手术切除机会较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超级胰岛素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在正常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致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为3%至5%。ALK重排或融合是潜在的NSCLC治疗靶点。自2007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抑制ALK的简单分子,以开发有效的抗癌药物。第一代和第二代ALK抑制剂已被开发出来并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
然而,用克唑替尼(一种第一代口服ALK抑制剂)治疗ALK重排NSCLC失败主要是因为:治疗一至两年后,ALK耐药突变和信号旁路的激活使其对ALK抑制耐药。一些第二代ALK抑制剂如艾乐替尼(alectinib)治疗效果比克唑替尼更好,但随后也会产生耐药。ARIAD 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第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布吉他滨、Alunbrig、brigatinib),用于治疗肺癌。
布加替尼在2016年被美国FDA认定为治疗NSCLC的孤儿药,
详情请到
2020-02-10
2020-02-10
2020-02-10
2020-02-10
2020-02-10
2020-02-10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