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期间,用于治疗NSCLC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代和二代靶向药有什么区别,我应该如何选择呢?
第一代靶向药物:是针对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但与EGFR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容易出现耐药突变,导致病情恶化。
第二代靶向药物:是ErbB家族抑制剂,除了EGFR,它可以抑制整个ErbB受体家族。此外,与第一代靶向药不同的是,第二代靶向药不可逆地与EGFR结合,从而达到关闭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临床研究显示,与最好的化疗方案相比,第二代靶向药可延长常见EGFR突变类型(特别是19外显子缺失)患者生存的TKI (注1,2)。此外,在肺鳞癌领域,二代靶向药与一代靶向药相比,可以将肿瘤死亡风险降低19%(注3),并可显著改善疾病控制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对部分EGFR罕见突变,二代靶向药也有令人非常满意的疗效。近日, 其用于一线治疗具有EGFR外显子21(L861Q)、G719X或S768I替代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美国FDA已授予该药物的优先审查资格。
靶向药物和化疗想比较的话,其实靶向药物的副作用更是小了许多。因为靶向药物不论是一代还是二代甚至是第三代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包括皮疹、腹泻和口腔炎等。然而二代
详情请到
2019-12-23
2019-12-23
2019-12-23
2019-12-23
2019-12-23
2019-12-23
2018-11-13
2018-11-15
2017-10-26
2017-06-01
2018-11-14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