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很多地区,干扰素α(IFN-α)仍是病毒性丙肝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其副作用较大,临床需加强管理。例如IFN-α可诱发精神异常,可表现为抑郁、妄想和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干扰素,必要时会同精神心理方面的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不过,由干扰素诱导的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重度抑郁症(MDD)的临床表现有何区别,目前研究不多。此外,在应用IFN-α
那么IFN-α诱发的早发型抑郁和迟发型抑郁二者的临床表现有何区别?日前在线发表于Brain Behav Immu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者评估了200例接受IFN-α治疗(每周2次,24周)的丙型肝炎患者,通过结构化访谈确认是否出现IFN-α诱导的抑郁,并使用抑郁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程度。共59例(30%)患者发生了IFN-α诱导的抑郁,其中32例患者的抑郁发生于IFN-α治疗的前6周,定义为早发型,其余27例患者的抑郁发生在IFN-α治疗的第6周之后,定义为迟发型。
研究者使用一组匹配的MDD患者(n=60)作为对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MDD患者相比,
详情请访问
2019-05-18
2019-05-18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9-05-17
2017-05-31
2017-06-08
2017-06-26
2017-06-19
2017-06-10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