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专家们的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对于急性丙肝(HCV)的抗病毒治疗,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那么对于急性丙肝,应该何时给予抗病毒药物呢?急性
HCV基因1型、年龄较高、男性、通过输血而感染等情况,自发性清除率就较低。我国的丙肝患者感染的HCV多为基因1型,中老年人感染也常见,所以,“等等看”的办法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家知道,急性乙肝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它是明显的自限性疾病,2个月左右可以痊愈,自身的免疫功能清除乙肝病毒,并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那么急性丙肝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呢?实践证明,应当给予抗病毒药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急性丙肝的慢性化。HCV感染的慢性化发生率比较高,达到50%~85%。
在我国,如果一个急性丙肝病人被确诊,转氨酶升高了,尽管症状较轻,让他“等”2~3个月是很不现实的。因此,一旦急性丙肝诊断成立,就要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我国2004年制定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没说“等等看”。有人比较早期用药和“等”这两种做法,前者病毒清除率高,慢性化低。所以
详情请访问
2018-12-17
2018-12-17
2018-12-17
2018-12-17
2018-12-17
2018-12-17
2017-05-31
2017-06-08
2017-06-26
2017-06-19
2017-06-10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