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

2019-12-13 作者: 康安途出国看病

  乙肝疫苗是用于乙肝表面抗原的抑制剂,它是属于灭活的疫苗是用来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通常来说的话疫苗在人们接种之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会存在人的体液中,当乙肝病毒出现时,抗体就会发生作用,将其清除,阻止人体被乙肝病毒感染。

  也就是说乙肝疫苗能够激发人体产生乙肝病毒抗体,但是不致病,使得人体能够获得预防乙肝病毒的能力。自从2009年起,中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的乙肝免疫人群,免费接种和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根据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为新生儿合理、合规的接种乙肝疫苗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讲到,现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基本要按0、1、6原则执行,即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为5ug的乙肝疫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新生儿的第一针注射必须严格控制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如果超过48小时再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效果可能会降低。另外,对于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应该加大乙肝疫苗免疫注射的量,因为这种人群免疫反应比较差,对疫苗应答可能不一定很好。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注射乙肝疫苗后要及时复查,因为存在5%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应答率不佳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产生抗体,仍然会被乙肝病毒感染。复查后发现这部分免疫应答不佳者,应该及时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详情请到 乙肝 https://www.kangantu.com/hbv/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 咨询解答更便捷"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