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中的格列宁原型格列卫是全球首款成功的靶向药物

2018-07-02 作者: 康安途海外医疗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改编自4年前轰动全国的的陆勇案。影片的核心剧情就是:有一种癌症叫慢粒白血病。治疗这种病,需要服用一种瑞士产特效抗癌药:格列卫(片中叫做格列宁)。这种药官方售价是4万块一盒,需要终生服用。而在神奇的印度,有药厂生产的印度格列宁仿制药,药性相似度99.9%,印度那边只卖500元一盒。徐峥扮演的落魄上海中年男就从中发现了商机。之所有没有选择原封不动地将陆勇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就是要让故事更具有可看性,吸引更多人去影院,赢得更多的票房,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在90年代或以前,只能使用化疗干扰素,羟基尿及骨髓移植等等治疗手段。也就是影片中那些病人如果得不到药,所只能接受的治疗方式。1990年时,瑞士一家医药公司开发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此病的药伊马替尼(Imatinib),这家公司在1996年兼并了另外一家公司,组成了后来的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Novartis),也就是电影中的那家(名字都没改)。而伊马替尼在商品化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商用名字——格列卫(Glivec)。是的,影片中的所有爱恨情仇,都是由它而起。而且,伊马替尼的这种治疗方式,是在癌症治疗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靶向治疗,也为后来治疗其他癌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参考性作用。

  

  格列卫(格列宁)的诞生,是众多医疗专家的科研结晶:大量研究者通过筛选药物库,来寻找哪种有机物才是那一发指向标靶的子弹,可以高效抑制蛋白质。随着不断地筛选,他们终于发现了2-苯基氨基嘧啶这个化合物。再通过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之后,又确定了引入甲基和苯甲酰胺基的修饰,来帮助它增强结合性能,从而产生了伊马替尼。伊马替尼的开发者布莱恩·德鲁克尔、尼古拉斯·莱登,也获得了2009年美国拉斯克奖和2012年日本国际奖。高昂的研发费用的代价就是高昂的药价,高达四万元每盒的药物价格,无论是之前开纺织厂的老板陆勇,还是任何一位普通老百姓,都是很难负担得起的。

  详情请访问  格列宁  https://www.kangantu.com/

余下全文
医学博士免费解答
我们将解决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用药 疾病 治疗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