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是阻止慢性乙肝(CHB)疾病进展的根本策略之一。抗病毒治疗后,多数CHB患者的远期预后可获得显着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发生原发无应答、应答不佳,甚至出现耐药及复发,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3年来,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研究数据不断增加,对CHB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认识亦有提高;因此,编辑部再次组织专家,对相关最新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更新》。”
原发无应答是指符乙肝治疗适应证的初治患者在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治疗12周时血清HBV DNA下降< 1 log10 IU/ml或24周时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 2 log10 IU/ml。原发无应答提示疗效欠佳,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一旦出现,及时调整治疗。对于LAM/LdT治疗原发无应答的患者可换用或加用TDF治疗,不推荐换用存在交叉耐药位点的ETV继续治疗。
对于ADV治疗原发无应答患者可换用ETV或TDF治疗,对于ETV、TDF这类强效、低耐药的NAs,原发无应答的发生率极低,一旦出现,可使用ETV、TDF联合进行乙肝治疗。NAs单药治疗原发无应答的CHB患者可考虑加用或换用IFN-α治疗(B1),治疗12周后再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HBV DNA、HBeAg及HBsAg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但应注意避免LdT和IFN-α联合应用。
更多信息请您访问 乙肝 https://www.kangantu.com/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