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知晓率虽然不高,但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第四大传染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丙肝感染者。然而,由于发现不及时和用药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治疗率偏低。据介绍,没有疫苗可预防的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静脉吸毒、文身等。由于丙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长,约80%的感染者直至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肝癌才被发现。因此,临床上遇到的丙肝患者,大多偏老龄化,且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那么目前
据了解,我国目前针对丙肝治疗,主要采用干扰素为主的治疗方案。由于要打针,且疗程最长可达72周,以及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很多患者难以坚持,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容易产生耐药,导致治愈率仅在40%~70%。不仅患者自身健康受到威胁,且有可能传染给更多人。而在近期,有好消息传来:多个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国内获批上市,改写了我国
但在具体用药的选择上,教授认为,还是要充分考虑药物能覆盖的基因型、耐药性,和是否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尽可能选择不易产生耐药的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如果患者还患有其他疾病,同时在服用其他药物,要尽量选择不太会与其他药相互作用的DAA,以减少合并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强调,这一点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尤其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患者能得到个体化治疗,让治愈更简单。”此外,针对新药上市后,价格较高且暂时未纳入医保目录的问题, 建议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提升患者的可及性,让每个患者都有机会用上更好的新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患者存在从非常规渠道购药的现象。对此,教授提醒,不正规用药可能因为药物杂质、冷链或假药等问题,导致疾病无法治愈或复发。“患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正规的诊断、治疗以及随访,这样才能对自身健康安全负责。”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7-05-31
2017-06-08
2017-06-26
2017-06-19
2017-06-10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