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疗除了关注药物疗效,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之前,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个体基线情况,包括HCV基因型、肝脏纤维化程度、伴随疾病及其他药物使用情况等,很多患者去
患者是一位52岁的蒙古族男性,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丰富的病史: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后果不容小觑。该患者的丙肝病毒基因为1b型,分别在2003年和2006年两次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但结果都出现了复发;2015年12月,患者开始在Nasser Semmo教授处就诊,治疗团队尝试使用了Harvoni(sofosbuvir /ledipasvir),并计划用其它药物替代胺碘酮。但患者在未停用胺碘酮的情况下,意外服用了Harvoni,结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律降至30次/分后出现了窦性停搏,经药物抢救和安装临时起搏器后,挽回了生命。择必达(Zepatier)+胺碘酮:疗效安全双保证,无药物相互作用。患者的治疗并没有因为并发症而停止。2016年,患者又出现了肝功能的恶化,而此时恰逢Zepatier(elbasvir/grazoprevir)在瑞士上市,获批用于基因1型和4型的慢性丙肝患者,Nasser Semmo教授治疗团队为患者启用Zepatier治疗。
用药后,患者除了出现可耐受的心悸感之外,没有其它心脏表现。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的第12周,患者被判断为丙肝治愈。对于病情如此复杂,且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能获得这样的结局的确让人振奋!病例总结:由于某些
详情请访问
余下全文 收起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8-05-29
2017-05-31
2017-06-08
2017-06-26
2017-06-19
2017-06-10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