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

2018-01-04 作者: 海外就医-康康
  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乙肝疫苗接种后关于抗体的问题。今天主要给大家科普一下接种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应该怎么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后都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产生乙肝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也就是表面抗体,使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抵抗力,这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应答。
  
  之前美国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10mIU/ml)为16%-40%。接种第2针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升高到80%-95%,接种第3针疫苗后,98%-100%的孩子都产生了10mIU/ml以上的抗体。青少年和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抗体阳性率稍低于婴幼儿。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个月后进行血清表面抗体定量检测,血清表面抗体<10毫国际单位/毫升为无应答,表面抗体在10-100mIU/ml为低应答,表面抗体≥100mIU/ml为正常应答。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大约有4%-10%无应答或低应答。
 
  
  对疫苗接种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的人实施加强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剂量和增加接种针次可以有效改善抗体的应答水平。有研究显示,对无应答的儿童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加强免疫,5微克剂量组免疫后产生抗体的人达70%,10微克剂量组免疫后产生抗体的人达91%。加强免疫1剂后,有61%达到正常应答,表面抗体大于100mIU/ml。加强免疫3针后85%达到正常应答。
  
  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推荐: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比如60微克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以再接种1针60微克或3针2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于第2次接种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表面抗体,如果仍然无应答,可以再接种1针60微克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更多信息请您访问  乙肝 https://www.kangantu.com/hbv

余下全文 收起

分享到
今日推荐
相关热文

© 2015-2018 康安途 www.kangantu.com